4岁被性侵,5岁被割下体,成为超模后却选择为女权而战

在普通人心中,超模是神一般的存在。
不论外形还是气质,要么可塑性强,要么别具一格。
不论T台还是代言,都光鲜亮丽,万众瞩目,名牌加身。
我们会想到霸气外漏的“吉娘娘”吉赛尔·邦辰。
会想到有着娃娃脸和红丝绒般欲滴娇唇的米兰达·可儿。
会想到走了将近20年维密的“维密亲闺女”AA和利马。
会想到令我们骄傲的“大表姐”刘雯、“白月光”何穗等一众国模。
再不济,也会想到话题度综艺性“蹭蹭上涨”的奚梦瑶。
在普通人心中,即使退役的超模也是神话一般的存在。
但有这样一个超模,她不是神,而且还曾有过不堪的过往和耻辱的经历。
她也不是神话,事业当红时放弃日进斗金的机会,只为让那些无法改变出身的女性,不要重蹈她的覆辙。
她就是有“非洲女权斗士”之称的黑人超模——华莉丝·迪里。
她的出身,贫寒卑微都不足以形容,堪称荒蛮。
1965年,华莉丝·迪里出生在非洲索马里,祖辈是放牧游民。
母亲叫她“华莉丝”,意思是“沙漠之花”,希望她顽强坚韧。
地域贫瘠,时局动荡,民风落后。
4岁时,她遭遇了父亲朋友的性侵,无力反抗。
专恣霸道的父亲不但没有丝毫痛心,反而把这归咎于没有及时行“割礼”。
割礼是一种野蛮而残忍的陋习。
实行割礼的部落认为,女人双腿间的东西是污秽的、不洁净的。
于是,女孩子五六岁时,要切除外生殖器(阴唇和阴蒂),然后将阴户缝合,只留下火柴头大小的孔用来排经血。
新婚之夜,再由新郎用刀片割开,以示贞洁。
未受割礼的女孩不得结婚,被唾弃、被驱逐,走投无路沦为娼妓的,比比皆是。
这一切,与健康的思想、正常的伦理和专业的医护无关。
无理由,无条件,无麻醉,无人性。
她的两个姐姐,一个因为割礼后失血过多而死,一个因难产而死,而她并没有因此而免于受难。
刚过完5岁的生日,父亲便强硬地命令母亲和亲戚们将她带到山上。
她被按在一块大石头上行了割礼,任凭怎么呼喊求饶,也没有逃过这场“命运”的安排。
图片来源:腾讯视频
也许是应了母亲“沙漠之花”的祈愿,高烧了两天后,她活了下来,这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日子就平静而无望地过着。12岁时,父亲擅自做主要将她嫁给花甲老叟,只为了5只骆驼的聘礼。
在她的苦苦央求下,隐忍半生的母亲把身上仅有的钱给她,让她逃去首都摩加迪沙的外婆家。
赤脚狂奔,饥寒交迫,她差点成为狮子的猎物。
九死一生后,她终于安全抵达。
在外婆家,她包揽了全部家务,只为不被送回去。
后来,姨夫被调去英国大使馆工作,决定带上能吃苦耐劳的华莉丝做保洁。
四年后,索马里开始内战,姨夫一家不得不听命回国,而华莉丝却坚决地留了下来。
没有人不眷恋故土和母亲,但对要了她半条命和尊严的精神家乡,她已毫无眷恋。
英语不好、没有学历、不是白人、举目无亲的她,开始了独自流浪的生活。
为了果腹,她从垃圾桶里捡食物;
为了容身,她苦苦哀求旅店老板娘;
为了生存,她可以干任何脏活累活。
清洁工、勤杂工、洗碗工、洗衣工……在别人眼中贫苦不堪的工作,对她来说,却是和平自主的天堂。
有人见她勤劳,又同情她可怜,介绍她去快餐店当服务员,尽管收入微薄,却也终于可以稍稍安定。
就是这份工作,改变了她的命运。
1983年,英国著名摄影师特伦斯·多诺万吃快餐时看到华莉丝·迪里,瞬间移不开视线。
她的侧脸轮廓分明,五官精致立体,肤色原生健康,身材高挑挺拔,像一颗潜力无限的原石。
这位曾给戴安娜王妃拍过照的摄影师如获至宝。
她被发掘了,这是送给她18岁成年礼最好的礼物。
有着死里逃生的经历,当其他女孩抱怨练台步太苦、被摄影师黑脸而委屈时,她却对这种“受苦”的时光,格外珍惜。
加上特伦斯·多诺万指导和提携,她进步神速。
顶级时装周上,她是最耀眼的黑珍珠;
时尚杂志硬照,她是野性美感的面孔。
1987年,她登上了倍耐力年历封面,由此开始了开挂的人生:
代言香奈儿等国际一线品牌;
成为顶级时尚杂志《Vogue》封面的第一位黑人女性;
出演詹姆斯·邦德的电影《007之黎明生机》;
英国广播公司(BBC)以她为题拍摄纪录片《一个游牧在纽约》。
她成功了,无限风光。
但也无限迷惘。
因为她忘不了偶然看到同伴换衣服的那一刻。
她发现,原来这个世界,有更多的地方,那里的女性们并不是这样的。
原来自己如厕需要十几分钟之久、生理期肚子剧痛是不正常的。
虽然她有钱做修复手术,得到专业的医疗,可以结婚生育,但内心那个5岁时遭受非人对待的女孩子,夜夜梦回。
她深知:
赢得名利荣誉,是人生的逆袭;
人格被尊重,才是内心的涅槃。
1997年,华莉丝·迪里在接受一个女性杂志专访时一反常态,不为自己打CALL,不为品牌宣传,毫无保留地告诉世人她的遭遇。
她是第一位公开谈论割礼的女性,引起极大轰动。
同年,她停止如日中天的模特事业,正式投入到反割礼运动中,为女权而战。
她到处奔走演讲,呼吁废除割礼陋习;
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她为联合国特邀大使;
创办多个慈善组织和基金会,为家乡同胞建医院建学校;
1998年,她出版了自传《沙漠之花》;2009年,同名电影在20多个国家公映;2010年,非洲联盟任命她为和平大使。
在她的努力下,许多国家和地区废除了割礼陋习。
但尽管如此,每天仍有数千名女童遭遇酷刑,年过半百的华莉丝·迪里仍在为之努力。
图片来源:腾讯视频
华莉丝·迪里的身体是残缺的,但精神和内心是别样的圆:
始于粗陋,誓要废除陋习;
遭遇残暴,选择奋起而战。
在辉煌的时候全身而退,用斗争的方式热爱故乡,解救了无数身陷绝境的女性。
最后,用电影《沙漠之花》结尾女主角说的话,致敬这位女权斗士:
“我小时候说自己不想做女人,因为只有痛苦和伤心。
但现在我长大了,我为自己而骄傲,为广大女同胞着想,我们要改变作为女性的意义。”
滚动广告banner(PC端)海报砸玻璃H5模板
立体H5模板
人才招聘长页